電 纜 用 銅 塑 復 合 帶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經粘合劑粘合并通過機械分切加工成的電纜用銅塑復合帶(以下簡稱銅塑帶)的范圍、規格、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
本標準適用于對屏蔽性能要求較高的特種電纜使用的銅塑帶。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勘誤的修訂版)適用于本標準。
GB/T 5187-2008 銅及銅合金箔材
GB/T 2951.11-2008 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 第11部
分:通用試驗方法 厚度和外形尺寸測量 機械性能
試驗
YD/T 723.1-2007 通信電纜光纜用金屬塑料復合帶 第1部分:總則
GB/T 191-2008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3 規格
3.1 銅塑帶規格的表示方法如下:
Cu PET □ □
寬度 (mm)
厚度 (mm)
聚脂 (mm)
銅箔 (mm)
3.2 型號示例
銅塑帶,標稱厚度為0.055mm,標稱寬度為30mm,表示為:
Cu PET 0.055×30 Q/321023KZB 02-2010。
4 要求
4.1 原材料
4.1.1 銅箔
銅塑帶所用銅箔應符合GB/T 5187-2008有關規定,宜采用牌號為:T2,狀態為M。
4.1.2 聚酯層
聚酯表面應平整光潔、無污垢、皺折和導電雜質,允許有晶點存在。
4.2 外觀
4.2.1銅塑帶應連續緊密復合,其表面應平整、光潔、無污垢、無氣泡、皺折,以及無其他機械損傷,邊緣應整齊無破損。
4.2.2銅塑帶卷繞應緊密,在豎直使用時應不松帶、跨帶。
Q/321023KZB 02-2010
4.2.3銅塑帶放帶時,應不自粘,邊緣應無明顯的波浪形(俗稱荷葉邊)。
4.3 尺寸
4.3.1 銅塑帶成卷直徑應不大于300 mm。
4.3.2 銅塑帶寬度允許偏差標準寬度的±0.20 mm。
4.3.3 銅塑帶厚度及偏差應符合表1規定。
表1 銅塑帶厚度及偏差
銅塑帶厚度
(mm) 銅箔厚度
(mm) 聚脂厚度
(mm) 備注
0.055±0.005 0.025 0.025
其他各種規格及型號可以定做,按廠方需求生產。
0.070±0.007 0.035 0.035
4.4 機械性能
銅塑帶的機械性能應符合表2規定。
表2 銅塑帶機械性能
序號 項目名稱 單位 指標
1 抗拉強度 Mpa ≥80
2 斷裂延長率 % ≥5
3 粘結(剝離)強度 N/㎝ ≥2.8
4 耐水性(68℃*168h) N/㎝ ≥2.8
5 耐石油膏(68℃*168h) 銅箔與聚酯間不分層 通過
5 試驗方法
5.1外觀檢驗
在自然光線下用目測(正常視力)法進行,其結果應符合本標準中4.2的規定。
5.2寬度
用鋼尺或游標卡尺測量,其結果應符合本標準中4.3.2的規定。
5.3厚度
取約1米試樣,用精確到0.001㎜的千分卡沿復合帶中心線每隔150㎜左右測量其厚度值,共測5點,取平均值,其結果應符合本標準中4.3.3的規定。
5.4抗拉強度
按GB/T 2951.11-2008的規定進行,其結果應符合本標準中4.4的規定。
5.5斷裂伸長率
按GB/T 2951.11-2008的規定進行,其結果應符合本標準中4.4的規定。
5.6粘結強度
按YD/T 723.1-2007得規定進行,其結果應符合本標準中4.4的規定。
5.7耐水性
按YD/T 723.1-2007得規定進行,其結果應符合本標準中4.4的規定。
5.8耐石油膏
按YD/T 723.1-2007得規定進行,其結果應符合本標準中4.4的規定。
6 檢驗規則
6.1 銅塑帶應進行出廠檢驗和型式試驗。
6.1.1出廠檢驗項目為本標準中的4.2 4.3的規定。
6.1.2型式檢驗項目為本標準中的4.2 4.3 4.4的規定。
型式檢驗每六個月進行一次,當原材料供應廠家發生改變時,須進行型式檢驗。
6.2 每批銅塑帶須由質檢部門按出廠檢驗規則檢驗合格后方能出廠,出廠時應附
有產品檢驗合格證。
6.3試驗結果任一項不符合要求時,應任取雙倍速試樣重復試驗若其中仍有一項不符合要求時,則判該批聚酯帶為不合格品。但允許從不合格批量產品中逐卷檢驗以選出其中的合格品。
7 標志、標簽、包裝、運輸和貯存
7.1銅塑帶應緊密卷繞在硬質塑料管芯上,管芯內徑為57mm。根據供貨合同,可以定做其他規格的管芯。
7.2包裝箱上標明:生產廠家名稱、地址、產品名稱、型號、規格、凈重、執行標準編號,并附有產品檢驗合格證,同時在箱上應有“防潮”、“防沖擊”標志。
7.3在貯存和運輸過程中應避免受潮和機械損傷。
7.4 銅塑帶應貯存在干燥而潔凈的室內,不應靠近火源、暖氣,避免陽光直射,產品貯存期為三個月。 |